时间:2025-03-19 09:52 来源:澄城检察
《诗经·大雅·文王》云:“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这句话是周文王赞美其先祖的德行,表达了对孝道的推崇和传承。无独有偶,在澄城县冯原镇善化村,有这样一所以“永言孝思”为家训的郭氏家庙。3月18日,澄城县人民检察院干警走进郭氏家庙,寻访历史记忆,传承文化薪火,用实际行动守护珍贵的文化瑰宝,让文物背后的故事代代相传。
郭氏家庙座落于原善化街道正中,座北朝南,由南向北由前殿、正殿、后殿,供殿组成,东西宽10米,南北长55米,供殿窑面上刻“永言孝思”。后殿梁板字迹清晰地记载这一栋建筑系乾隆45年所建,正殿梁板记载建于乾隆47年。前殿和供殿这两栋建筑物年代可能更久,现存四座建筑均在一条中轴线上,祠头砖雕花卉图案,屋面为青灰小板瓦,屋脊砖装饰莲花、牡丹纹图案、造型精美,保存基本完整。
郭氏家庙用于郭氏祭祀祖先和公益事业,1955年以前村学校设在家庙,村里的一些活动在家庙进行,1955年农村合作化以后,善化公社机关在郭氏家庙办公。1962年12月,公社机关迁出,村学校搬进家庙。1974年4月村学校迁出,村两委会和供销社代销点、村医疗站先后驻扎于此。几百年来,郭氏家庙见证了风雨沧桑,是渭北地区不可多见的保存较好的宗祠建筑,对研究郭氏家族的历史,及渭北地区清代宗祠建筑和宗祠文化有一定历史艺术价值。2015年8月,郭氏家庙被澄城县人民政府列入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访过程中,检察干警们认真聆听家庙背后的历史渊源,仔细查看建筑的保护现状。查看厚厚的家谱,仿佛看到了600多年来郭氏家族的岁月流转;触摸古朴的窑砖,仿佛听到了当年稚嫩儿童的琅琅书声。干警们与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全面了解了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难题,并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探讨,现场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建议,同时表示将充分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通过法律监督,凝聚各方力量,为文物保护保驾护航。
孝道之光,传承千古。它不仅是家庭内部的伦理规范,也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社会,“永言孝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寻访郭氏家庙,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回望,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次深刻反思与重新发现。这些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不应该被遗忘,更要大力弘扬与传承。检察机关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是时代赋予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下一步,澄城县人民检察院将按照省检察院、市检察院部署要求,持续深入推进“寻访文物古迹 保护文化遗产 传承中华文明”专项活动,不断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力度,讲好每一个文物故事,让历史的光芒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检察智慧与力量。
编辑: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