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3 08:59 来源:渭南日报
澄城县茨沟大桥安装的“恶劣团雾天气预警系统”,在可视条件较低的情况下通过“黄色”高反差灯管来照亮道路两侧轮廓,在车辆通过时黄色警示灯会转换为红色警示灯,随着车辆动态前移会形成一段红色警示区间,让驾驶员能直观判断出路况和前车位置信息,从而保持安全距离。
自省、市部署开展道路交通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以来,在澄城县委、县政府和县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精心指导下,澄城公安交警以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为龙头,以2023专项行动为牵引,坚持“国省道立体防、穿村过镇及平交路口精细治、高风险点段优提升、高风险企业控源头”,推动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排查治理提质增效,由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型,收到了阶段性成效。2023年,全县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同比下降12%、27%、22%、14%。
每逢恶劣天气,就忙坏了路上的司机:开启防雾灯、打开雨刷器、降低车速,随时做好刹车准备……一路提心吊胆,只因道路视线不清。但是,现在每逢雨雪大雾天气或夜间驾车,司机行经澄城县茨沟大桥时能“省劲”不少——上桥前,有“灯”做引导。这是澄城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以下简称澄城交管大队)狠抓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配置,高标准实施的一系列事故防控硬措施之一。
路面是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主战场,也是严防事故发生的最前沿。近年来,澄城交管大队紧紧围绕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主线,在道路交通主战场上多措并举、协同发力,高标准、全覆盖,在重点路段安装安全防护设施,实现科技赋能提档升级,排查隐患及时治理,协同共治形成合力的事故防控格局。
茨沟大桥作为澄城县连接G5高速(京昆线)的重要通道,由于桥面墚塬地貌特征明显,大桥夹沟而建,易形成川道飓风、团雾,加之南北两面为陡坡夹峙,过往车速较快,极易发生交通事故。为有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澄城交管大队在全市率先安装并启用了“恶劣团雾天气预警系统”。该系统自动通过红外线检测车辆运行轨迹,有车辆通过时,道路两侧的黄色警示灯会转换为红色,让驾驶员能直观判断出路况和前车位置信息,从而保持安全距离。当遇到极端天气时,两侧的灯光仪器还会发出“前方有雾,谨慎驾驶”的提示语言,提醒驾驶员减速慢行。
雷庄村十字口地处县城南段城郊接合部,从澄韦一级公路延伸向县城、分流向省道202的必经咽喉要道,这里周边物流公司、汽贸公司布点较多,且周边道路多穿村而过,群众穿行道路十分频繁。针对这里路口隐患风险突出、事故多发的情况,澄城交管大队在此安装了中央隔离护栏、减速带、警示灯、提示牌等交通安全设施,同时依托科技赋能实施“定点+区间”测速,强化对强超、强会等重点违法行为的精准打击。通过全方位的治理,该路口基础设施全面提升、群众出行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实现全面下降,亡人事故零发生,给平交路口治理树立了样板。
交道镇中社村的耕地集中在公路两侧,每到农忙时节,农用车违法载人、骑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逆向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较为突出,肇事肇祸风险急剧上升。澄城交管大队采取控速举措,在此增设了限速标志、区间测速、高空照明设施、减速震荡线,并加装了智慧交通人脸识别系统,依托科技手段智能预警、精准打击不戴头盔、不系安全带、客车超员等重点违法行为,实现了对重点车辆的有效监管,大大减少了事故发生率。今年以来,交道镇穿村过镇及平交路口事故指数同比下降31%,成为澄城县加快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现代化的样板。
据了解,澄城县累计安装道口桩1136个、减速带730条、震荡线520条、隔离护栏7.6公里、警示频闪灯620个、闪光地钉17公里、信号灯104处、电子监控设备125处、安全防护“四件套”372套、交通劝导站86个,打造交通安全示范街2条、示范路3条,形成“空中有区间测速与信号灯、路面中央有隔离护栏、路口有交通安全劝导站”的立体化、信息化防控体系。
同时,澄城交管大队以降事故、保畅通、护平安为目标,常态化实施隐患清零行动。坚持上下班、上下学人流车流高峰期路面巡查管控,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坚持每周对临崖路、急陡弯路、长下坡路和事故多发路段重点排查,及时协调有关方面清除道路隐患;坚持以雪为令,形成高效指挥、即时反应、快速处置的恶劣天气应急管理机制;坚持每年开展客货运输源头治理,重拳严打“三超一疲劳”、非法营运、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做到零容忍、严查处、大曝光,确保“带病车”不上路;坚持常态化开展事故研判分析,建立“红橙黄蓝”四色预警制度,实行“一案一研判”“一周一预警”,达到解剖纠查、彻底整治、长效巩固的效果。
下一步,澄城交管大队将继续深入推进交通秩序综合整治,进一步优化机制、完善措施,抓早抓细抓实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各项工作,不断提高群众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认可度,让“很平安”的体验感无处不在。
编辑:陈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