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2 09:30 来源:澄城检察
近年来,渭南市澄城县人民检察院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信念,在守护公平正义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用实际行动书写着“阳光检察”的动人篇章,两次荣获最高人民检察院授予的“全国文明接待室”称号。就像春日暖阳,将法治的温暖毫无保留地传递给每一位群众。
校园普法:法治教育常态化,守护校园净土
在澄城,校园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法治的摇篮。澄城县检察院通过送法进校园、街道和社区,选派经验丰富的14名检察官担任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定期开展法治讲座,将法治理念融入校园日常德育教育。设立“检察开放日”,邀请师生走进检察院感受检察工作,开通未成年人维权专门热线,搭建起沟通的桥梁等多种举措有效提升了法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动法治教育走向常态化与制度化。此外,澄城县检察院以司法救助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立未成年人司法救助工作机制,为困境中的未成年人撑起法律保护伞。
公开听证:阳光司法,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2024年6月3日,这是一个在澄城检察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渭南市、澄城县两级人民检察院联合对4件申请国家司法救助案召开公开审查听证,这是陕西省基层检察院首次由检察长亲自带头主持的公开听证。
以往,司法救助案件的办理过程总是带着一丝神秘色彩,而如今,澄城县检察院创新公开审查听证模式,整个过程清晰可见。不仅进一步深化了检务公开,还增强了办理司法救助案件的透明度。现在,人民群众可以像参与一场公开讨论一样,充分行使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真正做到了让公平正义不仅能实现,而且能被看见、被感知。
澄城县检察院压实领导责任,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关怀救助对象;建立回访机制,持续传递司法温情;利用检察职能优势,广泛开展宣传,助力被救助未成年人重拾生活信心,积极乐观地生活与学习。截至目前,已为18名被救助未成年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开展医学心理咨询8次,协调解决被害人就业、教育、医疗、入学等实际困难10件(次),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重获新生的希望,是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完美统一的有力见证。
控申工作:践行“枫桥经验”,化解矛盾促和谐
控申工作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澄城县检察院热情接待每一位来访群众,对每一封来信、每一起来访案件都严格依法依规办理,及时向群众反馈处理意见,用真心真情化解矛盾纠纷,做到让群众满意;
澄城县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把依法治访作为工作的重要准则。充分发挥12309检察服务中心作用,实现“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严格落实群众来信“7日内程序性回复、3个月内办理过程和结果性答复”制度,让群众的每一份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回应;
澄城县检察院通过抓制度落实领导责任制、抓督查督办实行领导包案制、抓落实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抓预防定期排查分析报告制度,充分发挥控申检察“窗口”作用,有效提升了新形势下控申检察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成功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澄城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刘开锋坚定地说道:“法律是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让每一位守法公民感受到公平正义是我们的职责,让每一位受害人感受到司法的关怀是我们的义务。”
编辑:王倩
上一篇: 澄城县检察院组织开展“全民阅读月”活动
下一篇: 检察蓝守护永庆桥:百年石桥焕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