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2 08:43 来源:澄城县检察院
在司法救助领域,传统模式长期受线索匮乏、救助滞后、覆盖不足等问题制约。澄城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响应最高检 “数字赋能监督”号召,直面痛点,创新运用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为司法救助工作带来全新变革。
此前,司法救助工作面临诸多困境,线索来源狭窄,人工摸排效率低下,救助渠道有限,难以精准匹配需求。如今,澄城县检察院运用大数据技术打破数据壁垒,实现了质的飞跃。通过多维度数据比对,系统能快速锁定潜在救助对象,救助线索收集从人工摸排迈向智能筛查,案件受理也从被动等待申请转变为主动推送。自去年 8 月模型运行以来,成效显著:救助线索发现周期从 30 天骤减至 3 天,救助覆盖率同比提升 120%,已累计发放救助金 10.5 万元,惠及 12 位困难群众。
除了提升线索发现效率,该模型还推动了救助模式的全面升级。澄城县检察院创新提出“司法救助 +”多元联动机制,整合社会救助、心理疏导、教育支持等多方资源,构建起全链条救助体系,不仅关注物质帮扶,更重视精神需求。
以未成年人救助为例,模型通过深入分析涉案未成年人的家庭、学业和心理数据,联合多部门制定个性化救助方案。一名因家暴辍学的初中生,经模型预警被纳入救助名单后,检察院不仅发放了 1 万元救助金,还协调学校减免学费、安排心理辅导,最终助力其重返校园。目前,已有 3 名未成年人通过该模式回归正常生活,救助满意度达 100%。
澄城县检察院的创新实践不仅切实帮助了困难群众,也收获了行业认可。其大数据法律监督办案模型荣获全市检察机关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三等奖,控申办案团队也因高效协同荣获集体三等功。
在数字化时代,澄城县检察院以科技为翼,以创新为帆,为司法救助工作注入新活力,精准帮扶困难群众,彰显了司法的温度与力量,也为检察系统司法救助工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编辑:陈冰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