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5-10-31 08:47 来源:澄城县人民检察院
柿饼是陕西的一种特色农产品,因其霜白味甜深受大家喜爱。眼下正值柿饼制作的关键阶段,为抢抓柿子“挂霜”前的黄金加工期,保障柿饼品质与产业收益,10月30日,澄城县人民检察院派驻卓里村工作队深入村集体经济产业——柿饼晾晒厂,围绕“收购—冷藏—削皮—晾晒”全流程开展协助服务,与村民、承包人并肩推进产业生产,用实干为集体经济增收保驾护航。
走进卓里村柿饼晾晒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丰收景象。橙红饱满的柿子挂满晾晒架,像一串串点亮的“红灯笼”,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驻村工作队聚焦收购环节和承包人一同梳理品质筛选标准,从“果形是否周正”“有无虫蛀斑点”等细节入手,确保只有优质柿子进入加工环节。同时协助承包人核算成本与农户预期收益,制定合理的分级定价机制,既保障产业原材料质量,也让村民的劳动成果获得实在回报。
在冷藏环节,工作队和承包人一一核对保鲜时长记录。“柿子冷藏不能马虎,温度高了容易变软腐烂,低了又会影响后续晾晒‘挂霜’效果。”工作队员一边记录数据,一边结合其他村的产业经验,建议承包人按柿子成熟度分批次冷藏,定期抽查果实状态,避免因存储不当错过最佳加工时机。
削皮与晾晒区是工人最多的地方,工作队成员和大家一起将柿子擦拭晾干,防止晾晒过程中出现霉变。“部分批次柿子削皮后易氧化”“今年雨多,晾晒后期遇到阴雨天气存储困难”,承包人和工人纷纷提出面临的问题,工作队队员结合前期调研中了解到的情况,与大家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围绕“细化分拣标准提升柿饼品相”“探索真空包装延长保质期”等方向开展了热烈交流,为后续产业提质增效汇聚多方智慧。同时,工作队格外关注一线务工村民的需求,详细询问削皮工人日均工作量、薪酬发放情况,让村民在高效生产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产业发展的温度。
从筛选优质柿子到守护晾晒过程,工作队始终盯紧柿饼“挂霜”前的每一个关键节点,用细致服务解决产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助力卓里村柿饼产业抢住黄金期、产出好品质,让挂满晾架的柿子,真正变成村民增收、集体增效的“金果果”。
编辑:陈冰娟
下一篇: 法治护航 守护“少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