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站内搜索: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渭南政法网首页 平安韩城网临渭政法网华州政法网华阴政法网潼关政法网富平政法网蒲城政法网白水政法网澄城政法网大荔政法网合阳政法网

首页澄城法院 >正文

千里维权 智语解纷

时间:2025-11-05 08:55 来源:澄城县人民法院

当21岁的湖南姑娘钟某,只身一人站在澄城县人民法院城区中心法庭的原告席上,她对面的被告席空无一人。她与男友刘某在广东相恋时的13000元借款,在分手后迟迟未能收回,无奈之下,她选择将刘某诉至法院。

法理为盾:程序正义不因缺席而失色

案件进入澄城县人民法院,首先彰显的是“法理”的刚性力量。书记员在庭前多次尝试联系被告,在确认传票已合法送达、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情况下,庭审依法进行。司法的程序正义,为钟某的维权之路筑起了坚实的基石。

良言为径:审判职能向实质化解延伸

庭审结束后,法官特意宽慰因被告缺席而略显失望的钟某,并察觉到刘某缺席庭审或许是心有介怀,不愿直面法庭。法官并未止步于审判,而是温和地建议钟某:“刘某年纪尚轻,或许与父母同住,你可以试着与他的家人沟通,说明情况”。

这番建议并非简单的指引,而是法官秉持“如我在诉”司法理念的体现。她循此指引,辗转找到刘某父母家。一番坦诚沟通后,刘某的父亲代子致歉并当场还清了13000元借款。

人心为桥:一场超越庭审的温情抵达

纠纷于当天圆满化解,当钟某重新回到法庭提交撤诉申请时,她激动地说:“我从未想过这笔钱今天就可以要回来,感谢你们对我的指点和帮助,让我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感受到了温暖,也实实在在为我解决了问题”。

这个结局,远超一场胜诉判决的意义,当程序正义与实体正义在司法温情中实现完美融合,这恰恰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司法实践中的生动诠释。


编辑:陈冰娟

返回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