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10-20 09:04 作者: 记者 张维娜 来源:渭南日报
道路系民心,平安重千钧。隐患治理是交通事故预防的“关键举措”,安全设施提升是守护出行安全的“重要支撑”。自“十大行动”开展以来,澄城县交安委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事事落实到位”的执行力,锚定“农村道路、穿村过镇、设施提升”三大重点任务,坚持国省道立体防、穿村过镇精细治、危险路段优提升,推动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治理从“事后治理”向“事前预防”深度转型,取得了安全设施提升、事故明显下降的显著成效。
聚力破解治理难题
要实现隐患治理的系统性突破,协同共治是核心动力。澄城县交安委始终秉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同共治、齐抓共管”理念,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精准研判辖区道路安全风险,共同部署推进治理工作。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明确每一处隐患的治理时限与责任主体,推动隐患治理从“碎片化治理”升级为“系统化防控”。
在具体治理实践中,国省道作为交通主干道,澄城县交安委以“高空+隔离+警示”为核心,构建起“空中有区间测速、信号灯,路面有隔离护栏,路口有交通劝导”的立体化防控格局;穿村过镇路段直接关系群众日常出行,通过“控速+渠化+补光”组合举措,实现防护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交通事故从“多”到“少”的有效压降;恶劣天气高影响路段则依托“扁平+科技+感知”治理模式,率先在茨沟大桥高风险路段加装雨雪雾智能预警诱导系统,最大程度降低恶劣天气对出行安全的影响。
精准整治重点隐患
针对韦庄镇242国道车速快、平交路口多、事故频发的现象,澄城县交安委创新推出“三区分类治理”模式,精准施策、靶向发力。
在提示区,增设村庄标识牌、警示爆闪灯,施划3排横向减速标线,提前提醒驾驶员注意路况;进入预警区,加装限速标志、限速地标、雷达测速牌,施划4排横向减速标线,强化对车辆行驶的动态管控;到了核心区,按照城区道路标准进行渠化,增设中央隔离护栏、纵向减速标线及5排横向减速标线,路口配齐“五必上”安全设施,在事故高发危险路口加装高空照明设备与凸面镜,优化夜间行车通行视距。
经过系统治理,昔日令人忧心的“隐患路”“伤心路”,就此蜕变为群众安心出行的“平安路”“幸福路”。这一路段的治理成果不仅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重点关注与高度赞誉,更成为观摩的示范点,为全省道路隐患治理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全域织密安全防线
在总结重点路段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澄城县交安委举一反三,将治理经验延伸至更多农村地区风险路段。针对澄赵线18公里路段密集分布139个路口的突出风险,澄城县交安委秉持“小投入解决大问题”工作理念,在郭家庄、宋家庄、马店村等群众出行密集的高风险路段,布设警示弹力桩并加装发光地钉,联合交通运输部门同步优化道路标线,增设减速带与道口警示桩,有效提升夜间行车可视性。在现有交通监控设施基础上,新增电警卡口、警示灯与警示牌,与原有设备联动形成全域“监控网”。
对于董家河、鲁家河弯坡道等重点路段,澄城县交安委同样不放松治理力度,全面修缮破损路面,同步施划横向减速标线、震荡线及导流线,增设限速标志、警示提示牌、警示爆闪灯与声光电预警设施,在临崖路段加装防护网与防撞墙,多维度织密安全防护网,切实提升危险复杂路段通行安全系数。
交通安全没有终点,守护平安永远在路上。下一步,澄城县交安委将以现有治理成果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的协同机制,既巩固已治理路段的安全成效,又聚焦农村道路新风险、新隐患动态施策,不断升级科技防控手段、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未来,将继续以群众出行安全为核心,把每条农村道路都建成“平安通道”,让“安全”与“畅通”伴随群众每一次出行,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交通安全基石,让道路交通安全的红利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编辑:王倩
下一篇: 澄城县公安局“领导干部上讲台”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