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16 09:38 作者: 记者 任瑞 来源:渭南日报
5月10日正午,天气炎热。澄城县雷庄村现代产业园内一派丰收忙碌的景象,刚采摘的乳瓜、蓝莓、甜瓜等果蔬一出大棚,随即按照客商需求分别包装,一盒盒、一袋袋、一筐筐迅速装车,发往全国各地。
雷庄村虽地处渭北旱塬,但离县城仅8公里左右,同时毗邻省道、国道和高速路,发展农业产业的区位优势和地理优势十分明显。目前,村里以现代产业园为依托,建有冬暖式大棚70座,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由村集体通过流转土地、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组织专人负责管理以及种植户通过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打造了面积达200亩的专业果蔬基地。
说到村里产业发展之路,村党总支书记白树军感慨连连。“村里多年来一直以种植玉米、小麦、药材为主,一亩地年收入200多元,村民多以进城务工或开货车跑运输谋生。”为改变村庄面貌,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提升农村自我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增收,2019年澄城县城关街道办决定给村里建设冬暖式大棚。
“刚开始时村民的积极性不高,当时我就想着把村民彭建学叫回来,他在农业方面热情高、肯思考、有干劲,由他先试点种植带动大家。”白树军回忆道。
今年53岁的彭建学种植了6座设施大棚,谈及往事,仍是满脸质朴的笑容。“当时白书记多次和我联系,让我回来带动村民种植冬暖式大棚。我也听说设施大棚能赚钱,便趁着这个机会外出考察一番,之后就辞掉了工作,返乡开始搞农业。”
下定决心,说干就干。彭建学在村里的支持下,率先迈出了产业致富的第一步。“刚开始遇到最大的难题是不懂大棚管理技术。第一年种植的时候,甜瓜叶子出现大面积白点,陆续出现死苗,我心里开始打退堂鼓,不想种植了。村书记得知情况后,立即联系专家上门诊断是白粉病,就对症下药解决了问题。当年收入了6万余元,村里人看到了效益,都上门来咨询。”通过边学边干,几年下来,彭建学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大棚管理技术和种植经验。现在,他主要种植圣女果、乳瓜、羊角蜜、甜瓜等蔬菜水果,种植和管理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都能应对自如,一年收入总共13余万元。
有了带头人,参与产业发展的村民也越来越多了,发展的路子也越走越宽。近年来,雷庄村坚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产业园以蓝莓、甜瓜、樱桃、乳瓜等精品时令果蔬种植为主导,经过几年的发展,均形成规模性经济效益。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雷庄村现代产业园还对本村务工人员实行弹性务工,吸引大量村民返乡就业,先后吸纳全村500余人勤劳致富。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盘活农村土地,用活农村资源,带动农民发展,在村产业园配套发展圣女果100余亩,阳光玫瑰葡萄200余亩。同时,加快建成存储量达4000余吨的冷库,推进产业效益最大化,走出一条富有雷庄特色的发展道路。”看着联排的设施大棚,白树军豪情满怀,信心满满。
编辑:陈冰娟